东莞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连续3年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2021-01-12 15:26:06
来源:东莞市信用办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2020》,政商关系健康总指数东莞排名全国第六,仅次于深圳、北京、广州、上海和济南。在这一榜单中,东莞已经连续3年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近段时间来,反映城市各项竞争力及相关数据的排行榜相继出炉,“新一线”城市东莞再次跻身各大榜单前列。
榜单上的东莞在经济向好、创新加速的同时,多项工作在全国范围脱颖而出,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肯定,城市发展正能量持续爆发。
政商关系 蝉联全国地级市第一
近年来,营商环境的改善让全国各级政府部门都非常关切。为了将改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政府部门已经将营商环境列入地方考核内容之一。
《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2020》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下称“人大国发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团队制作,并通过人大国发院和搜狐城市频道联合发布,该榜旨在鼓励各地形成良性的营商环境竞争。
为对292座城市的政商关系进行评估,人大国发院课题组从“亲”“清”两个方面,构建了中国城市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评价体系。“亲”是亲近指数,其中包含政府对企业的关心、政府对企业的服务、企业的税费负担三个一级指标。“清”是清白指数,具体包含政府廉洁度、政府透明度两个一级指标。
在亲近指数方面,全国前10名城市为:深圳、北京、济南、东莞、上海、广州、厦门、中山、青岛、珠海,亲近程度整体水平较高的区域为长三角、珠三角两个增长极,东莞在亲近指数方面排名全国第四。
比较前20名城市的政商关系指数的均值,重点城市的政商关系指数均值为66.28,地级市的均值为57.36,而东莞的得分为75.34,高于两个均值不少。
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让越来越多企业云集东莞。
2020年9月8日,东莞全球先进制造招商大会举行,共发布签约216个项目,涉及金额3255.079亿元,其中现场上台签约项目39个,涉及金额1895.76亿元。
在开幕式的致辞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表示,东莞将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大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强化创新人才和产业人才支撑,持续优化综合营商环境,围绕为投资松绑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项目加快落地。
这些对城市产业未来发展的承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无疑给投资者们以信心。
在这次大会上,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作主题招商推介,表示将致力于营造最优综合环境,努力把东莞打造成为大湾区中最适合先进制造业生长的城市,“提供最丰厚的条件、最贴心的服务、最优质的环境,让广大企业家在东莞投资放心、安心、舒心”。
而在此前的公开场合谈及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肖亚非也一再强调东莞“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全程做好‘店小二’,当好‘服务员’”,“努力打造重大项目建设的东莞效率、东莞速度、东莞服务”。
这些话语,形象生动地表明了东莞对招商引资、做好服务的决心和态度,凸显了东莞对大投入、大项目、大发展的渴盼,道出了东莞政商关系健康指数为何在全国近300个城市的评比中,能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的秘密。
营商环境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以先进制造业立市的东莞,近年来致力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的改善,在相关榜单上有所反映。
去年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1世纪经济研究院根据对全国近300个地级和地级以上城市营商环境水平的测算联合发布了《2020年中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从指数得分来看,全国营商环境水平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北京、广州、重庆、成都、杭州、南京、长沙、武汉。东莞入围全国20强,排名第18位。
去年年底,以“推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0中国经济传媒大会上,中国经济传媒协会首次发布《全国地级市营商环境热力指数报告》,报告显示,东莞入选营商环境热力之城TOP50,全省第二、全国第三,排名苏州、佛山之后。
该份报告基于后疫情时代“国内国外经济发展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以全国261个除副省级以上、计划单列市以及省会城市之外的地级市为样本,着眼于媒体及社会关注热度,通过政策支持度、社会聚焦度、企业吸引度以及市场成长度四大维度的评估指标,并集合2020年前三季度超过2500万条数据分析所得。
报告认为,东莞排名靠前主要得益于政策改革力出色,惠企暖企全面落实、落细,城市磁吸效应显著,高新企业集聚程度高、投资、消费、出口向好。
2020年3月以来,东莞相继推出“加快复苏16条”,包括减负惠企、优化服务、拉动复苏三大块,强化扶持中小微企业,让全链条市场主体都加快恢复生产,有效促进东莞经济复苏。
东莞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商事制度改革的策源地。东莞市2012年开展商事制度改革试点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接地气、顺民意的举措:包括在全国首创企业集群注册改革、全国首创“住所信息申报负面清单”登记管理改革、全国首创“互联网审批中心”、积极探索市场主体简易注销机制……
去年8月21日,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出炉,东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功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此次入选是继东莞商改两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和荣膺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后,再次获得国字号殊荣。
商事制度改革是东莞近年来持续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个典型,它迸发出强大的能量,惠及了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大大提升了城市品质,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提供强大的支撑。
下一步,东莞将继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造市场准入最便利的城市。
人口吸引力 聚集四海人才创业兴业
优良的政商关系,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让越来越多人选择来到东莞安居乐业。
日前,第一财经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相关数据以及部分城市的统计公报,对42个重点城市的人口净流入情况进行了梳理,当前人口净流入最多的10个城市分别是上海、深圳、北京、东莞、广州、天津、佛山、苏州、宁波和杭州,全部来自三个经济圈,其中珠三角4个,长三角4个,京津冀2个。
排名前五的城市,除了东莞之外全部均为一线城市,在这份榜单中东莞更是力压广州。
第一财经的分析指出,珠三角的东莞和广州分列四、五位,两市的人口净流入都超过了570万人。目前,净流入人口超过500万的也就四个一线城市和东莞。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口净流入前五名的城市中,有3个来自珠三角,分别是深圳、东莞和广州。此外,珠江西岸的佛山净流入人口也超过了350万人,位居全国第七,可见珠三角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
另一份榜单也说明了东莞的人口吸引力。
去年,基于百度地图位置大数据、POI数据、交通出行数据,百度地图联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写并发布了《2020年Q2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在2020年第二季度城市吸引力指数方面,东莞进入全国前三,仅位列深圳、广州之后;在全国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榜单中,东莞排名全国第三。
引发更多人关注的是,在这份报告的青年人指数的数值中,东莞新流入人口中18—34岁人口数量占全市新流入人口中的比重最高,为77.31%,力压南宁、深圳等城市,位列全国第一。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机遇下,东莞依靠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不断增强人才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围绕“产业链”构建“人才链”,通过“人才链”提升“产业链”。
2011年,根据国家和广东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相关要求,东莞市出台《东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吹响了把东莞建设成为“人才向往与集聚之地”的冲锋号角。
截至2019年底,东莞市人才总量达235.2万人,高层次人才15.6万人。
2020年东莞“技能人才之都”建设也取得历史性突破,技能劳动者占比累计提升超过10个百分点,各类学历技能素质培训累计超过120万人次,提前完成培训百万目标。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司琪也在同年12月举行的“完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民生服务供给”发布会上表示,将把握全球全国人才流动的新趋势,对接重大平台、重大产业发展需求,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评价体系建设。
“我们将落实优才卡制度,用好优才服务中心等各类平台,升级人才综合服务,丰富人才的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发挥市场力量,提高人才服务效能。”司琪说。
这座转型升级中的湾区都市,正在形成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的良性互动格局。而持续转型升级的产业、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日益完善的人才服务、尊才爱才的氛围,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东莞创业兴业。
城市环境 韧性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五
2020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经济日报社共同发布了中国社科院(财经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8次报告》,构建了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和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同时在两项指标下又分别构建了五个分项竞争力指数,对2020年中国291个城市进行多维度比较研究。
报告显示,2020年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10强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和无锡。2020年中国可持续竞争力指数10强依次是:香港、深圳、台北、上海、北京、广州、苏州、南京、青岛和武汉。东莞在上述两个榜单中分别位列19、15名。
值得一提的是,该报告推出了中国城市环境韧性竞争力排行榜,其中,东莞排名全国第5,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是东莞提升城市环境韧性竞争力的关键。而在中国城市生活环境竞争力榜单中,东莞排名全国第11,全省排名第3。
近年来,东莞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居环境也在不断改善。
2020年12月17日,东莞举办创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目前东莞人居环境整治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东莞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基本完成,村庄保洁覆盖面和垃圾处理率达到100%,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7%,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标准公厕管护良好,村道和村内道路硬底化列养率达100%,实现了“干净整洁村”全覆盖,65%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50个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加快推进,如期完成三年行动各项硬指标硬任务,基本实现了创建全省农村人居示范市的阶段性目标。
另一方面,2020年11月10日,东莞再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这是东莞自2008年首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后,成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
一直以来,东莞始终把创建文明城市与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相统一,优化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外在品质,塑造精神文明、市民素质等内在气质,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文明成为这座制造业名城的亮丽名片,让文明创建带来全民共享的美好生活。
东莞将继续聚焦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整体规划、强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农村厕所革命、交通沿线环境整治、农贸市场整治和交通、餐饮、旅游行业文明服务提升行动等。
综合实力 社会发展居全国第11位
2020年11月,“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综合排名百强榜”出炉,东莞位列第11位,该榜单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发布。
该榜单系课题组根据“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利用可获得的2019年各类统计年鉴数据,对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分析而来。
“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综合排名百强榜”,前十名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重庆市、杭州市、南京市、天津市、武汉市和成都市。东莞排在第11位,在广东入围百强的16个城市中排名仅次于深圳和广州。
前三季度,东莞全市生产总值为6892.52亿元,同比增长0.2%,实现疫情防控大背景下的由负转正。
东莞还超额完成重大项目建设的年度目标任务。2020年1-11月,东莞市重大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86.6亿元,同比增长3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4.3%,年度目标完成率比去年同期快9.1个百分点。
在子榜单“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百强榜”中,东莞排在全国第3位。该榜前十名分别是:广州市、深圳市、东莞市、郑州市、武汉市、北京市、佛山市、青岛市、合肥市、厦门市。
课题组认为,以广深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强、就业机会多、社会保障好,吸引着大量外来人口”。
在另一个子榜单“社会治理与公益慈善百强榜”中,东莞排名第9位。目前东莞正全力创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共有网格管理员9800多人,分布在32个镇街2801个网格,能及时发现各类隐患、解决基层小问题。
公益慈善方面,东莞的表现可圈可点。2020年东莞在“广东扶贫济困日暨东莞慈善日”活动累计募集资金超10亿元,累计实施慈善公益项目超过2600个,惠及60万人次。
从上述的各类榜单可以看到,如今的东莞,正在抢抓粤港澳大湾区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东莞的改变将是跨越性的,不再是过往的产业拉动城市发展的传统模式,而是靠优质的营商环境、积极的动能转换、创新驱动等方式不断推动和加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未来东莞将给市场主体带来更多发展机遇,释放的吸引力将继续增强。
上一篇:
下一篇: